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校園里遞過來的半杯奶茶、運動后共飲的礦泉水、課間湊在一起分享的零食…這些青春里常見的互動,可能藏著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隱患!
這種病簡稱“傳單”,因主要通過唾液傳播故也俗稱“親吻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癥狀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差異很大,從幾周到幾個月不等,極少數患者可出現嚴重并發癥甚至威脅生命。
認識傳單流行特點和潛在風險,做好科學預防,是守護青少年健康活力、避免“親吻病”偷襲校園生活的關鍵。青春沒有暫停鍵,但面對“親吻病”,我們需要多一分警惕和智慧。
一、元兇:EB病毒是主犯
傳單主要由EB病毒(EBV)感染引起淋巴組織反應性增生所致,還有不到10%是由巨細胞病毒(CMV)、人類皰疹病毒6型(HHV-6)等其他病原體所導致。EBV屬于皰疹病毒科,是一種雙鏈DNA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兒童和青少年為甚。據統計,全球超過90%的成年人血清中可檢測到EBV抗體,表明曾發生過感染。
二、流行特征:青少年是高發群體
在與 EBV 感染相關的疾病中,傳單的占比最高,青春期前后的原發性EBV感染者多表現為傳單。傳單總體發病率約為每年每1000名大學生12例,10歲以下人群的發病率則低于每年每1000人1例。我國兒童傳單發病高峰在4-6歲,成人則在17-25歲。
世界各地傳單的發生沒有明確的年度周期性、固定的季節性高峰或者性別差異。不過在國內,夏秋季是傳單患者住院高峰期。
三、癥狀:易誤診的“偽裝者”
從接觸病毒到發展為傳單的潛伏期約為4至8周,兒童的潛伏期可能更短。6歲以下患兒常表現為輕癥,甚至隱性感染。
青少年和年輕成人感染后往往會出現明顯的癥狀,剛開始會覺得沒力氣、頭疼、鼻子堵、不想吃飯,甚至惡心、想吐。典型癥狀為三聯征,即發熱、咽峽炎和頸部淋巴結腫大。幾乎所有患者均有發熱,體溫可達39-40℃,部分可伴畏寒、寒戰。喉嚨非常痛,嚴重時會影響喝水、吃東西;重度咽部水腫可能堵住氣道,讓人喘不上氣(非常危險,要及時就醫)。大多患者有淋巴結腫大,淺表淋巴結更常見,脖子兩邊可見到鼓起的小包(疙瘩),腋窩、大腿根附近也可能摸到。
此外,半數患者有肝脾腫大,可伴肝功異常,比如轉氨酶升高、黃疸,部分患者出現腹部疼痛及壓痛,偶可脾臟破裂;10%-15%患者出現多形性皮疹,有斑丘疹、蕁麻疹等,多見于軀干部;部分患者可出現眼瞼水腫。病程為2-3周,少數病例可遷延數月。
四、傳播途徑:唾液是主要媒介
傳單主要通過唾液傳播,親密接觸如親吻、共用被唾液污染的器具(如水杯、餐具、牙刷、飲料瓶等)以及近距離說話產生的飛沫是其主要傳播途徑;此外,也存在通過性接觸和血液傳播的途徑,但較為少見。需注意,患者在癥狀出現前4-6周即具有傳染性,且在恢復期仍可持續排毒數周。
五、診斷與治療:支持為主,警惕并發癥
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臨床表現包括發熱、咽峽炎、頸部淋巴結腫大組成的“三聯征”。體格檢查可發現肝脾腫大、眼瞼水腫等。實驗室檢查可見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異型淋巴細胞比例大于10%;血清學檢測顯示抗VCA-IgM陽性、抗VCA-IgG陽性;病毒核酸檢測顯示EBV DNA陽性,說明體內存在活動性EBV感染。
治療:主要以對癥支持處理為主,同時監測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發病初期要保證充分休息、補充營養,避免劇烈運動;恢復期可以慢慢增加活動量。
發熱時應給予物理和藥物降溫,但要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否則可能引發瑞氏綜合征。咽痛時,用溫鹽水漱口、含服潤喉片,或者吃溫涼的流食都能緩解不適。肝功能異常者給予保肝降酶藥物治療。抗病毒藥效果有限,常規情況下一般不推薦,僅在病情重、進展快或患者有免疫缺陷時才考慮使用。特殊情況下比如出現氣道梗阻、溶血性貧血等嚴重并發癥時,可能會用到激素。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對這種疾病無效,除非明確合并了細菌感染,否則盲目使用容易引發過敏反應。
六、康復與預后:耐心應對疲勞期
傳單具有自限性,發熱和喉嚨痛通常一兩周好轉,疲勞感可能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需要耐心休養。腫大的淋巴結和脾臟消退較慢(需要數周到數月),脾臟恢復期間切記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受傷。絕大多數人可完全康復不留后遺癥,并且獲得持久的免疫力,病毒會終身潛伏在體內,但通常不會再次引起發病。
如果出現劇烈腹痛(警惕脾破裂)、呼吸困難、高燒不退、皮膚眼睛發黃(黃疸)、劇烈頭痛或意識不清等情況,務必立即就醫!
七、預防之道:重在細節
預防傳單關鍵在于阻斷唾液傳播:水杯、餐具、牙刷等個人物品絕對不共用;同桌吃飯使用公筷公勺,傳遞零食時捏包裝袋避免直接觸碰食物。同時減少親密接觸,如親吻,近距離交談時也要保持適當距離。日常注意均衡營養、睡好覺、常活動、緩解壓力來提升免疫力。如果出現持續高燒、喉嚨劇痛超過一周、脖子或腋窩淋巴結腫大、異常疲倦等癥狀,別當普通感冒扛著,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家長須知:要是孩子總喊累,脖子還摸得到小腫塊,別光以為是學習壓力大,得去查查EBV抗體。等體溫正常,臨床檢查無不適癥狀后,再考慮返校學習。
青少年時期充滿活力,做好“親吻病”的預防,尤其是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唾液傳播,就能減少疾病困擾,讓青少年們更健康、更安心地盡情享受美好的青春校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