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杏林春暖,學術爭鳴。5月29日,第二屆國際康復大會中醫康復分會場暨溫州市中醫院百科幫扶康復科傳統康復技術培訓班在溫州市中醫院盛大開幕。
本次會議由中國康復醫學會、溫州醫科大學主辦,溫州市中醫院承辦,重點聚焦中醫康復技術的傳承、創新與臨床應用,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康復醫學工作者、中醫師、治療師和研究者齊聚一堂,共同享受這場學術盛宴。會議由溫州市中醫院副院長陳念昭主持。
開幕式上,溫州市中醫院黨委書記王慶來致詞,他首先代表醫院對遠道而來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王書記充分肯定了在康復醫學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和推廣中醫康復技術的重大意義。他著重介紹了醫院康復科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王書記還殷切期望本次分會場能夠成為交流前沿理念、分享寶貴經驗、碰撞思想火花的優質平臺,并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本次分會場特邀國內中醫康復領域多位頂尖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內容精彩紛呈,干貨滿滿。
浙江省康復中心主任葉祥明教授以《基于DeepSeek+Agent肌骨智能的康復外骨骼機器人應用研究》為題,介紹了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結合DeepSeek的發展前景,重點介紹了智能中樞和外骨骼執行單元的核心模塊——多模態數據采集系統。他特別強調了精準評估與個性化方案制定的重要性,令與會者受益匪淺。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高宏教授圍繞《聽覺障礙的評估及針灸康復》展開演講,重點介紹聽覺障礙的診斷和評估。高教授通過詳實的臨床研究數據和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了針灸療法與康復評估的互補性,展示了如何將中醫辨證施治、中醫療法如針灸與現代康復評估的有機融合。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院長楊珊莉教授以《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康復策略》為題,介紹了認知訓練的循證方案,詳細闡述眼動特征分析、步態評估中的步態參數,時間-空間參數等新技術在輔助診斷及制定認知功能障礙個體化康復方案方面的研究進展。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腦一科主任馬進教授以《眩暈的診斷及前庭康復治療》為題,從病史采集要點、體格檢查、前庭功能檢查等方面,詳述前庭功能障礙患者的發作特點、伴隨癥狀、誘發因素。在治療方面,他強調需要鑒別中樞性與周圍性眩暈的特征,并指出中醫針灸治療需遵循對癥的原則。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朱路文教授線上分享《針刺促進中風后吞咽功能重建的神經生物學機制》,介紹了吞咽功能障礙從經驗到證據的處方轉化、構建多模態影像特征圖譜、針刺特異性神經的原理與機制。
專家們的報告高屋建瓴、內容翔實,既有深厚的理論支撐,又有寶貴的實踐經驗。此外,專家們還就臨床疑難案例、技術細節、科研方向等展開了熱烈且深入的探討,現場學術氛圍十分濃厚。
本次中醫康復分會場暨傳統康復技術培訓班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與會者帶來了一場高水平的中醫康復學術盛宴,充分展現了中醫康復技術的獨特魅力和廣闊前景,還加強了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對推動中醫康復技術朝著規范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提升康復服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收獲滿滿,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