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中醫對“目不能遠視”強調整體觀念,認為近視發病原因與人體臟腑所受的影響密切相關。 隋·《諸病源候論》認為:“夫目不能遠視者,由目為肝之外候,臟腑之精華,若勞傷腑臟,肝氣不足,兼受風邪,使精華之氣衰弱,故不能遠視。”腎精不足,則不能濡肝,肝血不足則難以濡養雙目,而見視澀欠明,視近物清晰而視遠物模糊。
【耳穴埋豆】
耳穴經臨床驗證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疏肝明目、健腦益視等功效。如:耳尖刺血可以達到清腦明目作用,刺激肝穴有疏肝明目的功效,刺激眼穴可達氣至病所,能調整眼部之經氣,改善眼睛的供血供氧,刺激脾穴可松弛肌肉緊張,調節眼肌,緩肌肉痙攣從而增進視力。

【中醫藥物治療】
祖國醫學,認為該病屬“能近怯遠癥”范疇,根本病機系心氣不足,心神欠安,脾胃虛
弱,精血不足以致神光暗淡,視近尚可,視遠不能。治療應以益氣養心,安神定志,健脾明目為基本大法,中醫治療近視眼主要是根據全身情況采用中藥整體辨證論治,認為臟腑尤其是肝腎在視力的調節上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發現,該藥的療效與近視的輕重程度密切相關,近視程度越輕,臨床治愈率和顯效率越高。

【梅花針結合后經絡捏脊】
梅花針是中國傳統針刺工具的一種,也稱為叫“七星針”和“皮膚針”。梅花針治療時直接扣刺皮膚,通過刺激穴位,有效的增加眼部的供血,增強睫狀肌彈性,提高視神經的敏感性,有利于視力的恢復和增長。
梅花針治療所選擇的穴位分別位于與目系有密切聯系的膀胱經、督脈、膽經、胃經、大腸經上,特別是頸后夾脊穴,頸項部是人體經氣、精血上榮于目系的必由之路,叩刺這些部位,必然促使目系得榮。根據中醫經絡學說,督脈起于小腹下出會陰,貫脊屬腦絡腎。 督脈具有統攝全身陽氣,推動全身氣血運行,調整全身陰陽之氣的特點 ,這樣人體得以陰陽平衡,氣血和順以致“精神乃治”;同時督脈的兩旁有膀胱經,中醫認為“十二經脈者,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 背部的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和聚集之處,捏脊時膀胱經的各背俞穴也得到相應的良性刺激,起到協調臟腑間的功能,配合梅花針扣刺達到調補肝腎,榮潤雙目的目的。

【針刺療法 】
中醫認為,針刺腧穴有疏通經絡、調暢氣血的作用。針灸治療近視的取穴遵循循經取穴、局部取穴和辨證取穴的原則,針刺這些經穴,可使經脈之氣血旺盛通達, 精微物質不斷向眼部輸送,精血潤養目光,而使目能視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