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在過去的17天時間里,溫州市中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李獻超接診了2652例線上問診,用別樣的方式履行著醫者初心,踐行著黨員使命!
自醫院于1月23日在互聯網醫院推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預防湯劑以來,李獻超和呼吸科的同事就成了“客服醫生”。與其他醫生略微不同的是,他除了承擔本院互聯網醫院的在線問診工作外,還為其他平臺做義診服務,17天時間里,他的接診量一度讓同事們訝異,平均每天接診170例!
究竟是怎么完成這巨大的工作量呢?“死盯手機”是唯一的辦法。每天睜開眼睛就是看手機,吃飯盯著手機,上廁所盯著手機,走路盯著手機,睡覺前還是手機。“現在看到手機都點害怕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肆虐中華大地的當下,專家組研究制定出預防湯劑的消息一經發布,引發了大量的關注,隨后,多家媒體進行了補充采訪,線上問診量急增。
“原本為了讓我們可以更好休息,醫院做了每天只接診100位市民的限定,可開診第一天才一個小時就突破了100人,我也能理解市民的想法,所以,繼續加油干吧!”在確認了藥房、配送等環節無誤后,李獻超毅然選擇繼續工作。
工作并非看上去那樣輕松。在開預防湯劑之前,醫生需要嚴格做好排查診斷工作,在詳細詢問了市民近段時間有無接觸史以及其它病史后,他們才可以開出藥方。在不斷的接診中,也經常會碰到咨詢其他疾病的患者,碰到呼吸系統疾病的復診患者,若能提供病史、化驗單等,李獻超也會仔細詢問并為其開方,而這反復的一問一答往往都需要半個小時以上時間。
當“客服醫生”的這段時間里,他幾乎都是每天早上8點前就開診,一直工作到晚上11點結束,遠遠超過了他常規的工作時間。盡管累到視線模糊、脖子痛、手指頭不聽使喚,可他沒有絲毫抱怨,更沒有想過放棄。“接下這份工作,是因為領導和同事對我信任,一線的醫護人員比我更辛苦,我是黨員,這點苦算什么!”
如今,李獻超已逐步回歸正常的門診工作。可面對不斷嚴峻的疫情,他又毅然遞交了“馳援一線”的申請,隨時做好出發的準備。祝,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