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飽餐、吃飯過快等情況都可能出現一過性呃逆,無須特殊處理過一會便會自然消失。在很多人看來,呃逆僅僅只是一種生理反應。但是,倘若一段時間總是打嗝,這恐怕就不是噎口饅頭喝口醋簡單可以解決的。
中西醫對呃逆的認識
西醫學認為:呃逆又稱為“打嗝”,是一個生理上常見的現象。打嗝是因為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縮(痙攣),空氣被迅速吸進肺內,兩條聲帶之中的裂隙驟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聲響。若呃逆頻繁或持續24小時以上,稱為難治性呃逆,多發生于某些疾病。
中醫學認為:呃逆在中醫古籍中成為“噦”,是指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動膈,以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難以自制為主要表現的病癥。其病因病機主要是因為飲食不當、情志不遂、脾胃虛弱。
辨證論治
1、寒邪客胃證
呃聲沉緩有力,胸隔及胃脘不舒,得熱則減,遇寒更甚,進食減少,喜食熱飲,口淡不渴,舌苔白潤,脈遲緩。
2、胃火上逆證
呃聲洪亮有力,沖逆而出,口臭煩渴,多喜冷飲,脘腹滿悶,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苔黃燥,脈滑數。
3、氣機郁滯證
呃逆連聲,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胸脅滿悶,脘腹脹滿,噯氣納減,腸鳴矢氣,苔薄白,脈弦。
4、脾胃陽虛證
呃聲低長無力,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溫喜按,面色晄白,手足不溫,食少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5、胃陰不足證
呃短促而不得續,口干咽燥,煩躁不安,不思飲食,大便干結,舌質紅,苔少而干,脈細數。
針灸治療
針刺治療呃逆,治療方法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病人痛苦小,樂于接受,往往能針到呃止,手到病除,是值得臨床推廣的優選療法。
①中脘
定位:位于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功效:理氣和胃、化濕降逆
操作方法:推拿:用雙手中指指腹按揉兩側穴位2分鐘,以按壓穴位出現沉脹感為好。
艾條灸法:將艾條點燃,放入溫灸盒內,對準腧穴部位并固定后進行施灸,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次20-30分鐘,至皮膚紅暈潮濕為度;每天1次,7天為一療程。
②足三里
定位:小腿外側,犢鼻與解溪連線上,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約一橫指。
功效:補中益氣,增強免疫。
操作方法:同上
③ 攢竹
定位:位于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功效:降逆止呃,吸熱生氣
操作方法:面對病人用拇指對準穴位雙側同時點按,余四指在太陽穴部位固定頭部,一般按壓30~60秒即可見效,點按的同時可以做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