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我院名醫館開設體質特約門診
中醫的體質辨識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結合人體陰陽平衡,五臟相生相克的原理,確定被檢者的中醫體質及當前機能狀態,針對不同體質給出中醫治療的對策和日常調理的指導,包括中藥調理、運動、飲食禁忌、食療建議、四季進補注意事宜、健康習慣培養等等。
中醫的體質辨識不同于西醫用醫學儀器對身體各個部位和各種指標進行檢測,然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它更注重人體的整體調理和天人合一調理,更注重人體正氣的調理和邪氣的祛除。
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情形:疲倦乏力、腰痛、腳跟疼痛、頭暈頭疼、失眠夢多、兩眼干澀、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面部黃褐斑……軀體出現這些狀態后,到醫院又檢查不出異常指標,而此類情況正好屬于中醫病理體質所能涵蓋的內容,中醫體質辨證對此能夠大顯身手,發揮優勢,采取包括中藥調理、運動、飲食禁忌、食療建議、四季進補注意事宜、健康習慣培養而取得較好的療效。
根據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結合個人經驗認為中國人可分為10種基本體質類型,即平和質、氣虛質、血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和特稟質。通過中醫體質辨證確定的體質類型,可根據各人的體質狀況,分別配制方便、有效的中藥及制定相應食療、情志、起居等各方面的指導,逐步調理,達到養生益體以及降低罹患疾病的機率。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中風屬于瘀血、痰濕體質多發病癥。如果你是這種體質類型,按照我們提供的措施調整生活,可以減少患病機率。
生活中有三類人群更應該進行中醫體質辨證及保健:長期工作壓力大,處在亞健康狀態下的人群;40-70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因自身體質的偏頗加之年輕時的不注意而養成的不正確的生活習慣,會最終導致慢性病的發生;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慢性病病人因長期服藥導致對身體的副作用,更需要中醫的調理,從而增強體質,抵抗藥物的不良反應。
參加中醫體質辨識前,不宜吸煙或飲酒,因為飲酒吸煙對脈象和舌苔均有影響;不要吃烏梅、葡萄、橘子等食物,這些食物容易造成舌苔假象,影響醫生診斷;不要使用香水等氣味濃烈的護膚品,以免影響聞診的準確性;不宜化妝,化妝品會掩蓋本來的膚色,給醫生的診斷帶來困難,甚至作出錯誤的判斷;不宜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影響脈象。
傳統中醫學講究“養生避邪”的個體預防,但是在預防疾病方面缺乏大規模推廣的模式。體質辨識讓中醫進入了群體預防體系,為大面積人群“治未病”提供方法與途徑。
本院名醫館中醫體質辨識門診時間:每周二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