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文化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春捂秋凍 有益健康
作者:保健科
來源:保健科
發布時間:2009/3/24 19:27:03
“春捂秋凍,百病難碰”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俗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春天的天氣剛剛轉暖,不要一下子就把衣服減得太多,應該捂著一點。進入秋天,天氣才轉涼的時候,也不要過早地穿太厚的衣服,讓身體稍微凍著一點。這是我國民間的一條保健諺語,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人的體溫總是保持相對恒定,一般在攝氏36℃-37℃之間。如果體溫太高或太低,都會使人體生理功能受到損害。人體的體溫調節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靠身體內部自己調節,例如皮膚血管擴張和收縮,出汗的多和少,肌肉的運動,都能調節人體熱量的發散;二是靠增減衣服來調節熱量散發的速度,天氣熱的時候穿少一點,熱量發散就快一些,天冷的時候多穿一點,熱量就不容易發散,保持正常的體溫。怎樣增減衣服,主要還是看不同季節氣候的特點。
春與秋都是過渡季節,但氣候特點各不相同。我國通常把3-5月稱為春季,9-11月稱為秋季。資料顯示我國春季最高氣溫的平均值高于秋季,而春季最低氣溫平均值則低于秋季。這說明春季晝夜溫差比較大,白天的溫度高了一些,但是早、晚溫度還是比較低的。另外,春季是回暖期,室內溫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所以在春季雖然在室外較熱,進入室內,就比較涼爽了。秋季則正好相反,是降溫的季節,室外溫度雖然下降了,室內溫度還比較暖和。
因此,如果春季不經“捂”,遇熱就減衣服,就有可能不適應早、晚與室內較低的溫度,而且中醫學認為春季萬物生發,人體肌膚腠理趨于松懈,防御力差,遇冷就更容易著涼。秋季不“凍”,冷就加衣服,就會不適應室內較高的溫度,而且秋季剛開始轉冷,寒冷的日子還在后面呢,所以,適當地少穿點衣服,提高抗寒能力,對過好冬季也有幫助。“春捂秋凍,百病難碰”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的生活保健經驗,是有科學道理的,養成這樣的生活習慣可以幫我們防病保健,增強身體素質。
熱點新聞
版權所有:溫州市中醫院 Copyright (C) 2005-2012 www.wzs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WWS標2011022800010號 浙ICP備15041147號-1 浙ICP備15041147號-2
技術支持:聯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