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醫院最新資訊

十二月伊始,接連十幾天的陰雨綿綿之后,冬季如期而至,在這個寒氣逼人的季節里,若能做一次中藥足浴,或者來一段艾灸,讓中藥和艾葉的香氣充分混合彌漫在空氣里,你會不會感覺到溫暖如春呢?
中藥足浴和艾灸其實都是一種中醫護理技術。俗話說“三分醫療,七分護理”,在中醫逐漸強大和普及的如今,中醫護理技術也早已成為了中醫系統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在人們的普遍印象里,中醫護理技術便是最原始和最傳統的中醫護理,比如耳穴埋豆、艾灸等。
然而堅守在護理崗位的護理人員們并不甘于一成不變的中醫護理技術,在原有的中醫護理技術基礎上,他們勇敢得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堅持以人為本,以減輕患者痛苦為目的,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地開拓創新。
2017年12月1日,“溫州市中醫醫院中醫護理技術創新分享會”在我院學術報告廳舉行,來自全市各大中醫院的護理人員們帶來了她們傾注滿腔心血的作品,為大家展示了一項項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新中醫護理技術。
來看看她們究竟帶來了什么樣精彩紛呈的新技術吧?
我院骨科護士帶來的是“中醫溻法結合經絡拍打應用于肢體腫脹的治療與護理”。溻,便是指將包含藥液的紗布或棉絮敷于患處。這位護士大膽得將醫院自制的“祛風止痛搽劑”與經絡拍打結合起來,通過中藥的活血化瘀藥用價值與經絡拍打的通經活絡的作用相結合,實踐證明,確實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瑞安市中醫院研究了“皮內水注射在分娩鎮痛中的應用”。眾所周知,分娩鎮痛的疼痛等級僅次于灼傷和腎結石絞痛,而許多孕婦也通常存在相同的顧慮:用麻醉鎮痛劑會不會對寶寶的神經發展不利?而皮內水注射利用了滅菌注射用水的穩定性和零滲透壓,不僅消除了各位準媽媽們的顧慮,同時也緩解了孕婦的分娩鎮痛。
樂清市中醫院帶來的“艾罐療法在血淤氣滯型項弊病中的臨床應用”同樣大膽創新。它將艾絨點燃放入瓷罐中,沿著大椎穴,肩井穴等走罐,利用艾灸的活血和走罐的疏通經脈,雙管齊下,對頸椎病療效顯著。
平陽縣中醫院的護士認為平常我們的普通艾灸使用并不方便,存在火災隱患,煙霧大而刺鼻的缺點,故她的新中醫護理技術為“百笑灸在骨科常見疾病中的應用”。百笑灸相比于普通艾灸優點顯著,它受限條件小,可以同時灸多個穴位,熱量集中,含中藥保密成分,有著熱能和藥物雙重功效。
我院康復科的“撳針療法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也很是標新立異,撳針是將針具固定于人體腧穴或者特定的部位的皮內或皮下,達到持續刺激的一種療法,它是傳統皮內針的發展與創新,達到氣血和調,陰陽平衡的效果!
還有永嘉縣中醫院的“懸灸聯合樟樹皮粉治療2,3期壓瘡”,我院呼吸科帶來的“督脈灸在肺氣虧虛型咳嗽患者中的臨床應用、陰陽平衡罐在臨床中的應用”等共18項的中醫護理創新技術在此次分享會中得到精心展示,堪稱一場學術盛宴!
為了鼓勵和推廣創新中醫護理技術,這次分享會還特意設置了四個獎項,以表彰這些為了中醫護理事業傾注著自己的熱血并勇敢努力著的護理人員們。
(獎項排名不分先后)
中醫,它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而不斷完善不斷成熟的中醫護理技術也將歷久彌新,它同時代一起發展,同社會需求一起進步,雖然建設中醫護理道路仍然任重道遠,但那又怎樣,我們相信,所有護理人員都會腳踏實地,開拓創新,勇于探索,來為他們瘋狂打call!